暑期临近,各大旅游平台、旅行社纷纷上新研学游产品。从博物馆发现之旅到探索自然亲子活动,再到海外游学项目,研学游产品预订火热。
近年来,研学旅行机构数量激增,推出的产品也五花八门,家长精挑细选但有时也难免“踩坑”。比如有家长反映,“研学行程设计不合理,孩子被动成为特种兵”“名校深度游变成校门口合影”,对“寓教于游”的效果产生怀疑。更离谱的是,最近有机构假借“支教研学团”“公益项目”的名义,违法收取高额团费,完全背离了研学初衷。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游集合了旅游属性与教育功能,“游”是载体,“研”和“学”才是核心。研学游的价值在于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让孩子们在课外享受旅行时光的同时,获得学习体验、培养实践能力、激发探索欲望、提升综合素养。
研学游应结合不同年龄孩子的认知特点和不同地域、文化特征的旅游资源等,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把知识和资源、书本和实践串联起来,让孩子动脑、动手、动口,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真正有所得、有所获。短短几天的研学游未必能给孩子搭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或是改变其认知方式、行为习惯,但好的研学游产品可以在孩子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让兴趣和热爱点燃求知欲,使孩子受益匪浅。
教育、文化和旅游等部门要形成合力,加大监管力度,引导研学旅游机构坚守育人初衷,推动研学游市场规范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