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前下单一份“爱因斯坦的脑子”、分手了下单一份“失恋陪伴”、起不来床预订一份“叫醒服务”……据光明网、央视等媒体报道,这些表面上看起来脑洞大开的虚拟服务,在年轻人中有着相当高的人气,不少网店甚至月销量10万+。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种被称为“情绪消费”的消费新业态,存在着个人隐私泄露、价格和服务不透明等问题。
“情绪消费”,是一种为了满足人们精神层面需求的消费形式,为的是实现消费者的情绪释放、情感体验以及精神享受等。网络平台上的“情绪消费”服务项目,包括倾诉、叫醒、陪聊、安慰、哄睡等很多类型,价格从1元至上百元不等。
年轻人热衷于这些看似“虚头巴脑”的“情绪消费”,背后其实是他们对情感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快节奏的生活里,年轻人恐怕很难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经营深层的情感交往。于是,触手可及又能精准匹配需求的虚拟情绪服务,成了他们解决内心困惑、寻找情绪出口的一种新的方式和路径。如果说这样的“情绪消费”确实能够带给他们一定的关怀和抚慰,那么他人应该给予理解和尊重。
只是,这一新兴消费热点背后潜藏的一些不确定性和风险,应该引起注意。比如,不少情绪服务的内容、时间等信息都不够清晰,可能暗含消费“陷阱”;部分“陪聊”人员其实并没有心理咨询相关资质,不专业的服务极有可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心理伤害;有些服务甚至涉黄“擦边”,夹杂一些非法内容和行为。所以,相关部门还需密切关注“情绪消费”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适时进行规范和引导,明确服务提供者的专业能力和伦理秩序,厘清相关服务边界。消费者也要增强辨别能力、理性下单,避免因为一时“上头”而得不偿失。
说到底,“情绪消费”只能暂时疏解情绪、抚慰创伤,不能真正解决生活和情感中的问题,所以人们切不可过分沉迷、依赖于此。和亲朋好友多聊聊,或者寻求正规机构、专业人士的帮助,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乐观心态,这些应该比“情绪消费”更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