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九成受访青年尝试过中医诊疗法

Avatar photo

作者:见习记者吴欣宇 记者孙山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11月30日 22:11 #九成, #受访, #诊疗

  “保温杯里泡枸杞”、强身健体八段锦、针灸拔罐、刮痧药膳……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重视健康管理,各种中医养生理念和疗法逐渐在年轻人之间流行起来。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00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4.3%的受访青年觉得自己有中医养生意识,94.0%的受访青年了解过中医养生的相关理念,93.3%的受访青年尝试过各式中医诊疗法。

  刮痧、拔罐、脉诊是受访青年最常体验的中医养生项目

  “我还什么都没说,志愿者就能从我的脉象中看出我身体的一些毛病。”一次脉诊体验,让北京交通大学大二的王习然刷新了对中医的认识。几周前,在学校举办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志愿者仅通过脉诊就准确地判断出了王习然的健康状况,让她很惊讶,“之前没想到脉诊这么准!”体验过程中,志愿者不仅向她普及了中医药文化知识,还针对她的身体状况给出了一些日常保健建议。

  这并不是王习然第一次接触中医。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在当年高考第一天,她颈椎和头疼得厉害,为了不影响考试发挥,她妈妈请来了当地中医院的正骨医生。“在正骨完的那一瞬间,我就不怎么疼了,真的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此后,王习然也养成了定期推拿按摩的习惯,一月一次,让自己从紧绷的生活中放松下来。

  在深圳工作的陈雪是一名中医养生爱好者,小时候经常跟着妈妈一起拔罐,在她看来,拔罐容易上手,通过简单的学习在家就可以操作。“拔罐让我身体舒畅了不少。通过拔罐后皮肤的颜色还可以判断身体的状况,结合其他的诊疗方法能更好地调理身体。”如今,陈雪除了定期去拔罐,平时还会用中草药精油揉腹,刮肝经等,养成了自我保健的习惯。

  提到中医养生,来自山西的95后安津对上学时的一次刮痧经历记忆犹新,“刮完的第二天特别疼,我还因为没注意保暖发烧了。”尽管第一次刮痧的经历并不那么愉快,但工作后的安津还是形成了中医养生的意识,除了平时会去推拿按摩,她还学习了一套脸部按摩手法,在家用脸部刮痧棒针对穴位按摩。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学生霍俊彤发现,现在身边许多年轻人都有中医养生的意识。他注意到,很多年轻人已经开始用枸杞、当归等一些药材泡水喝,“包括我的一些非中医专业的同学,现在也会尝试拿药材去煲鸡汤喝。”

  除了拔罐、推拿和食疗,太极拳、八段锦等保健功法也开始在年轻人之间流行。据霍俊彤介绍,在他们学校,八段锦已经成为新生的必修课,“其他功法类的体育课也是非常抢手”。

  数据显示,74.3%的受访青年觉得自己有中医养生意识。具体来看,刮痧是最受欢迎的中医养生项目,有45.7%的受访青年尝试过。有45.1%的受访青年尝试过拔罐,40.9%的受访青年体验过脉诊。除此之外,艾灸(38.7%)、推拿(37.6%)、喝中药(32.7%)等也是受访青年体验比较多的中医养生方法。另外,还有一些受访青年也会尝试通过食疗(29.8%)、太极拳、八段锦等保健功法(13.6%)来调理身体。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特色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范肃表示,相较于过去10年,近年来前来看诊的人群呈年轻化的趋势。她觉得,现在年轻人中医养生的意识越来越强了。“特别是当他们处在一个好像要生病了,但又没有达到西医诊断标准的状态中时,很多年轻人就会主动来寻求中医的帮助。”

  “治未病”理念盛行 “新中式养生”出现

  中医养生不仅体现在各种诊疗方法上,相关理念也正在融入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在陈雪看来,中医养生更多的是体现在生活方式上,“你不能等有病了才去看中医,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

  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在中医养生理念中叫做“治未病”。《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在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读研三的陶胜很认同“治未病”的理念,他觉得日常生活中应该随时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地去预防或治疗身体出现的问题,“只有身体状况良好,才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工作或者生活中”。

  10月2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98%以上的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和89%以上的二级公立中医医院设置了治未病科。据范肃观察,很多年轻人“非常了解‘治未病’的概念,有很强的疾病预防意识”。

  除了“治未病”的理念,王习然还对一些民间俗语比较熟悉,如“冬吃萝卜夏吃姜”、“冬天多睡些,夏天少睡些”、“药食同源”……这些口耳相传的俗语里也体现着中医养生的智慧,体现着《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晚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等养生理念。

  年轻人都了解哪些中医养生理念?调查显示,48.6%的受访青年知道“饮食有节,无饥无饱”。《黄帝内经》中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45.8%)、“夏季晚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44.4%)也是受访青年比较了解的传统中医养生理念。除此之外,“痛则不通,通则不痛”(34.3%)、“不治已病治未病”(30.8%)、“百病起于情,情轻病亦轻”(30.6%)等也均有三成左右受访青年了解。

  安津的工作作息不太规律,虽然知道中医里有睡“子午觉”的说法,但由于工作原因一直无法做到。她觉得自己是典型的“朋克养生”,每当熬夜工作后,才会想起来泡泡脚、喝喝养生茶。在她看来,关于养生的理念和方法,大部分年轻人多少会知道一些,“但是能做到的其实还是很少的”。

  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许多年轻人无法严格按照传统中医养生的理念起居饮食。于是,“新中式养生”的概念开始出现,即在传统中医养生理论的基础上,融合当代年轻人的生活习惯,通过一种更便捷、灵活的方式让年轻人实现自我保健。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年轻人热衷自制茶饮。王习然在高三那年,由于学习压力大,曾经去看中医调理身体,那时中医就给她开过代茶饮的方子,用于安神助眠。“我平时不喜欢喝水,为了能让自己多喝水,我会尝试各种茶叶,也会自己研究一些药材的药性,针对自己的体质泡花茶喝”。

  范肃介绍,如今来医院开“代茶饮”方子的人比较多,除此之外,中药熏蒸也受到不少人的喜爱。

  “以前一说到中医,就想到难闻的‘老药罐子’,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中医肺病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方晗语表示,“我们在推荐食疗的时候,也会考虑到食物的味道,比如针对身寒血虚,常常伴有痛经或者四肢冰凉的女性,当归生姜羊肉汤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除了饮食,在运动健身方面,相比短时剧烈的运动项目,中医体系中的太极拳、八段锦等保健功法所追求的更是一种长期效应。方晗语表示,即使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跑步、篮球等剧烈运动。“中医讲求平衡,一些和缓的功法运动看似运动量小,但是对身体整体的协调性和体能要求却不低,因此,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更适合。”

  受访者中,00后占13.1%,95后占23.2%,90后占38.0%,85后占25.7%。一线城市的受访者占33.6%,二线城市的占39.6%,三、四线城市的占22.4%,县城或城镇的占3.4%,农村的占1.0%。

  (应采访对象要求,陈雪、安津为化名)

国际绿色品牌联盟
Avatar photo

作者 绿色华夏网

  “绿色华夏网”是以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文明进程为导向,以传播国内外绿色经济,绿色环保,绿色能源,绿色旅游,绿色文化,绿色健康,绿色发展领域最新动态信息为己任的综合门户网站。为了绿色华夏网更好的发展壮大,欢迎各界有缘人士,友情参与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