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公安部、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发布,并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拆除限速装置、篡改发动机额定功率、随意改装蓄电池……各种非法改装是导致电动自行车火灾和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新国标完善了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和方法,明确互认协同功能,从技术上增加了篡改难度。此外,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新国标不再强制要求安装脚踏骑行装置,并明确鼓励安装后视镜和转向灯,为企业生产和用户消费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

  与2018版电动自行车国标相比,新国标顺应了消费者安全需求和行业技术趋势,安全性和便利性得到有机统一。“新国标聚焦安全,增加和完善了众多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有助于提升电动自行车产品的准入门槛和质量安全水平,降低火灾事故和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何鹏林表示。

  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新国标正式版修改了部分条款。例如在铭牌上要标明是否用于城市物流、商业租赁等经营性活动;调整北斗定位功能要求,对于除经营性用途之外的电动自行车,在销售时可由消费者选择是否保留北斗定位模块;优化防火阻燃要求和测试方法,细化区分弹性软垫材料、皮革类等材料的要求和测试方法等。

  专家表示,这些修改充分考虑了市场反馈和消费者意见,更好地保障了电动自行车使用者和非电动自行车使用群体的安全和权益。

  “新国标将促使电动自行车行业向着信息化、智能化、高端化迈进,推动整个产业链向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也将带动充电器、新型电池、北斗定位等生态链产业共同发展。”何鹏林告诉记者。

  新国标中哪些新规定对电动自行车影响较大?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新标准将铅酸电池的重量上限提高到63公斤,将提高电动自行车的续航里程、减少充电频次、提高安全性能。同时,新增加的通信、动态安全监测功能将提高产品的安全防护功能,及时识别车辆和蓄电池的异常状态,减少产品安全隐患。

  为尽快调整并适应新国标,雅迪、爱玛等电动自行车龙头企业已积极响应,从研发、生产、销售各个环节跟进。

  “新国标既顺应了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也增加了对企业质量保障能力的要求,能帮助提升企业的规模化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保证能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周朝阳表示,雅迪正积极研发符合新国标的产品,下一步将加快申请3C证书,尽快推动产品落地,在2025年8月31日前完成产品切换。

  据了解,新国标设置了8个月的生产过渡期,电动自行车企业将通过以旧换新、折扣优惠等方式,激励旧标准电动自行车置换,平稳完成生产过渡。

  “在过渡期内,我们将加大销售终端的促销力度,提升旧标准车辆的销售速度,避免库存积压。此外,我们将积极落实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以补贴、折扣优惠等方式激励消费者进行置换,推动新标准车型的销售和替代。”爱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庆一说。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落实好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部署,强化电动自行车行业管理,加大新标准的宣贯力度,指导各地生产企业尽快吃透新国标要求,进一步提高产品本质安全水平,加快行业高质量发展步伐。

国际绿色品牌联盟
Avatar photo

作者 绿色华夏网

  “绿色华夏网”是以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文明进程为导向,以传播国内外绿色经济,绿色环保,绿色能源,绿色旅游,绿色文化,绿色健康,绿色发展领域最新动态信息为己任的综合门户网站。为了绿色华夏网更好的发展壮大,欢迎各界有缘人士,友情参与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