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赫岩 通讯员刘皆彤)暑假已经结束,家长和孩子一起迎来了新学期。有些在家长群“潜伏”多日的骗子也终于等来机会,开始利用家长对学校老师的信任“构建”骗局,本市已经有家长上当!警方再次提示广大学生家长,千万警惕开学季的各种诈骗套路,捂好钱包,不要受骗。

  8月29日,公安河北分局建昌道派出所接到家长报警,称学校班级群内,有人以学校工作人员口吻,在群内发布预交本学期资料费的通告,要求家长保存群内收款码,进行扫码付款,致使3名家长被骗。目前,该案已经被立案侦查。

  那么,骗子到底是如何精准地定位到学校班级群的呢?原来,其竟是通过公布在学校公众号的二维码进群,刚好班级群聊没有设置进群审核,给了骗子机会。骗子进群之后,换上学校老师的头像和昵称,在群里行骗,于是有家长上当。

  记者从公安机关了解到,冒充“老师”诈骗的套路还有“升级版”。有外地警方已经接到多名家长报警,有骗子冒充“老师”,利用“屏幕共享”行骗。在群聊里,有骗子以老师的头像和昵称,向家长发起视频会议,以帮孩子办理校园一卡通等名义,要求家长开启“屏幕共享”。骗子会通过“屏幕共享”窃取家长的银行卡号、银行卡密码和短信验证码,“悄无声息”地把家长的钱转走;或者骗子会让家长购买充值卡,通过屏幕共享窃取充值卡号和密码,将充值卡内的金额转走。有的家长连续进行多笔交易后,察觉不对,立即挂掉视频会议和老师联系,才发现自己被骗。

  民警表示,“屏幕共享”功能可以看到你屏幕上的所有操作,包括银行卡号、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遇到对方要求通过视频会议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时,一定要提高警惕,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后再做决定,避免遭受损失!学校老师也要加强群聊管理,对每一位入群的成员身份进行审核,防范骗子利用班级群“兴风作浪”。

  与此同时,公安机关也再次就开学季另外一些常见诈骗类型,发布“开学防骗指南”。

  警惕真伪难辨的“班级群”“新生群”。新学期伊始,有骗子会申请山寨“新生群”,如“某某大学2024级新生群”等。骗子会通过各种手段,向新生收群费或传播不实、引流信息。一定要对各类群和群里的消息仔细甄别。

  小心警惕各类游戏交易。骗子会在社交平台推广优惠出售游戏币、点卡广告,制作虚假截图获取学生信任实施诈骗。在网上发布买卖游戏装备、账号信息,通过钓鱼网站窃取账号密码,让受害人以各种名义付费。还会以出售游戏外挂、代练、解除账号冻结和防沉迷限制等为由,诱骗受害人汇款实施诈骗。

  买卖“两卡”,应当谨慎。骗子会在各个平台与学校周边发布兼职信息,声称可以高价收购银行卡和手机卡。有些人觉得既能赚钱又没有什么损失,便将自己的银行卡和手机卡提供给对方。不久后,就会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用于非法交易,不仅被银行冻结账户,还会因此涉嫌违法犯罪。买卖“两卡”时,一定要谨慎。

国际绿色品牌联盟
Avatar photo

作者 绿色华夏网

  “绿色华夏网”是以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文明进程为导向,以传播国内外绿色经济,绿色环保,绿色能源,绿色旅游,绿色文化,绿色健康,绿色发展领域最新动态信息为己任的综合门户网站。为了绿色华夏网更好的发展壮大,欢迎各界有缘人士,友情参与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