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走不进操场,不能在走道里停留,无奈只能躲进厕所里偷偷社交。近日,多位代表委员聚焦“消失的课间十分钟”现象。全国政协委员李国华呼吁:“不能让这一代人的童年回忆,就此停留在了厕所里。”
那么,课间是如何消失的呢?首先是课业的挤压。正常一段课间只有10分钟,若是上节课拖堂几分钟,下堂课让学生提前进教室“静静心”,课间时间便“名存实亡”了。还有一种是不鼓励学生走出教室的氛围。一些学校和教师出于对安全隐患的担忧,索性“一刀切”,规定除上厕所外,学生课间不得离开教室。对此,他们也有难言之隐,一旦学生在课间出了安全问题,自己就可能承担赔偿责任。
长期的“课间圈养”,显然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全国政协委员厉彦虎介绍,全国政协委员厉彦虎介绍,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发生脊柱侧弯人数已经超过500万人。全国每年新增的约30万病例中,超半数为青少年。增加孩子的活动时间,是解决当前孩子们身心健康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缓解方法。
要真正解放课间10分钟,一是应贯彻好《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关于不得对学生在课间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设置不必要约束的规定,对落实不力者问责。同时,也要划定好安全责任边界。全国政协委员陈伟志就建议,要合理界定安全责任,对于已尽到安全教育及安全管理责任的学校及教师,建立免责制度。
校园社交不该充满“厕所味”,孩子们在休息时间自由跑跳,自如地聊天社交,本该是最正常的童年记忆,这份自由不该被随意剥夺。
感谢观看本期青评两会,我是中青报数智主播冠青,让我们一起关注两会时刻。
中国青年报社 出品
评论员:任冠青
剪辑:周冠伶
视觉包装:张岩 李晗
本次播报由中国青年报“青年语料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