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艺术美学中的感兴中国古代艺术美学的特质之一在于感兴,即艺术品总是需要表达艺术家对于世间事物及其意义的瞬间直觉,这种直觉中蕴含艺术家个体的兴起、兴怀或兴发感动。王羲之《兰亭集序》就运用“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每览昔人兴感之由”“所以兴怀”这三组与感兴一词词义紧密关联的表述,纵情抒发他当时的感兴勃发状态。从魏晋南北朝到清末,这种感兴成为中国古典传统艺术的一种重要美学特质。艺术家们把感兴连同归属于它的兴会、兴怀、伫兴、兴象、兴味等视为艺术的必备特质。就中国艺术美同外来艺术美如西方艺术美之间的比较来说,与西方艺术美有着灵感即诗神凭附的传统不同,中国艺术美来自于感兴或兴,即艺术家同社会和自然事物相遇时生成的直觉式感动和心神勃兴状态。感兴,主要指向艺术家的主体身心的感物兴腾状态,即艺术家在感物中产生比平时更强烈和更高远的对于生活的直觉式把握。西晋挚虞《文章流别论》有“兴者,有感之辞也”的主张,兴指向人感发外物时产生的特殊词语。钟嵘《诗品》中说:“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兴或感兴,在这里属于一种言语已表达完但意仍余留的语言状态。王应麟引李仲蒙的话说:“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兴则被视为外物引发人的情感感动时的状况。在弘法大师的记载中,感兴有着如下特点:“感兴势者,人心至感,必有应说,物色万象,爽然有如感会。”感兴作为个体心灵产生的一种极度感荡,属于人心对于外在物色万象的一种特别回应。这些论述之间虽有不同,但共同主张感兴是人有感于外物而生成的特殊情感兴起和语言生成状态。同时,这种特殊的情感兴起和语言生成状态还会进一步导致生出蕴藉不尽的余兴或余意美质,如司空图称“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范温标举“有余意之谓韵”等。这样的艺术美质在陶渊明、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范宽、苏轼、王实甫、关汉卿、马远、黄公望、石涛、八大山人、曹雪芹等艺术家的作品中有着多样而丰厚的审美表现。
(王一川/原载于《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