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 词 集 锦

Avatar photo

作者:刘悦春 来源:绿色华夏网

2023年12月20日 15:12 #口语, #民俗, #词汇

乡 词 集 锦

  我很喜欢品味民间口语词汇,擅自美其名曰乡土情怀。

  行将就目前,了却汇集存留及分藏夙愿,回报生我养我的温润土地,就成了一桩耿耿于怀的心事。当然,若幸逢有心人,存入他的或别的什么民俗风情档案,便是三生有幸,当顶礼一拜。

  若意外生抛砖引玉之效,自是天健地坤,求之不得。

  这里收集的,只是我个人有生以来,在故乡热土上听到的,用过的,铭记的口语词汇(并非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所作的诠释,主要采之于街谈巷议,些微有点儿我自己的理喻。

  民俗口语,历史的沉淀,先人的智慧,今日民族文化的血脉及载体,发育民族属性的温床;集工具性,知识性,哲理性,趣味性,思辨性于一身,当之无愧的民族语言瑰宝。

  自然,民俗口语也必然遵循淘汰、更新、发展的规律。互联网时代,语言面临着大动荡大变迁。文雅的小姐,偷偷地变成了“妓女”;再见,投诚了“拜拜”;好,勾搭上“耶斯”。这些转义或舶来,色彩烂漫,攻势凌厉,更加强劲的语言格局在形成中。

  因而我特别关注那些已淘汰,正在淘汰,将要淘汰的词语,它们是前人生产、生活、心路历程的印痕,在它们已经或形将告别舞台的时候,收集留存它们,可以领略前人的智慧,可以深化民族认同感。

  走在乡路上,常情不自禁地触摸那些有个性,有风采,或肃穆,或俏灵,融入血液烩入魂魄,带着母性温情的词语,是我的艺术享受,或夕阳残晖里的忘情消遣。

  之所以名之《乡词集锦》,是因为这些词全部是我在故乡土地上习获的,为答故土恩惠,故名“乡词”。

  “伙计”(这个名词功能强大,最早是称封建社会给雇主打工的,后来演化到一起干事的,也用来朋友之间互称,又演化到和陌生人打招呼,以致夫妻之间趣称)

  “家里的”(语法上这个“的字结构”,成了东北方言固定名词,专指妻子,由主家庭内务派生出来)

  “老爷们”(东北泛称男人,广义系所有男人,狭义指已婚男人)

  “小祖宗”(夸张式。疼爱地斥责孩子时的称呼)

  “孤喽杆子”(过了婚龄的单身男人)

  “下次赖”(并列结构的形容词。“下”,下贱;“次”,差次;“赖”,不好。兼性名词)

  “猴年马月”(偏正并列词组,不知到底是猴年还是马月,形容遥遥无期)

  “打爹骂娘”(并列动宾词组,斥责以言语或行动冲撞长辈的不孝之举)

  “坐吃山空”(动补词组,色彩夸张。只消费不创收,大山也能被消耗没了)

  “扳道岔”(动宾。铁路专用词,引申为岔开话头)

  “别心眼”(动宾。另藏心眼)

  “咋摸咋摸”(叠词。反复琢磨品味)

  “赖叽毛子”(偏正。态度酸急。“赖叽”,放赖纠缠;“毛子”,贬代事物)

  “丑巴怪”(偏正。非常难看)

  “打量”(仔细看)

  “哉歪”(倾斜)

  “熊蛋包”(熊,懦弱;蛋包,母鸡孕蛋的腹部。囊囊膪)

  “疙瘩话”(喻比造词,疙疙瘩瘩不顺畅的话,引申为牢骚或讽刺话)

  “掉链子”(喻比造词,中间断开,像链子断裂。引申为突然失误,或无法胜任)

  “蓝大胆”(偏正。东北留鸟大山雀的形象叫法。因其蓝羽,敢进仓房或居室觅食,因而得名)

  “扯淡”(动补词组。“淡”,淡而无味。闲说无关紧要话或没根据地指责。“淡”也作蛋)

  “揪心”(用手抓挠心。以动态表述心里非常难受)

  “尿瘪子”(尿壶。引申污比性格无楞角,逆来顺受)

  “仰歪”(躺着。“仰”仰躺,“歪”侧卧。贬义。用于斥责)

  “仰歪扎撒”(仰躺,四肢张开,贬描不雅)

  “糊糊”(叠字词,面子粥)

  “杠子头”(偏正。比喻夸张一种硬的烤饼。“杠子”,粗木棍)

  “光头饼”(偏正。喻称一种糕点,一面鼓起如光头顶)

  “刺流滑”(偏正。双脚滑行,也指脚下突然滑了一下子,也形容道路泥泞)

   “毛道”(偏正。田间杂草丛生的小路)

  “家雀”(偏正。喻称一种小鸟,常在人居环境觅食,俗称麻雀)

  “生牤子”(偏正。年轻公牛。俗称引申为小伙子,也引申形容经验不足或莽撞)

  “二虎”(略微傻气而莽撞)

  “虎了巴叽”(后补。莽撞近于傻)

  “龙兴”(喻比人像龙一样精神头十足)

  “苦森森”(入口的食物有点苦)

  “眼巴巴”(眼馋的表情)

  “瞎吧吧”(乱说)

  “彪呵呵”(有点傻)

  “格路”(怪僻,与众不同)

  “皮实”(身体或性格抗折腾)

  “抗造”(抗摔打)

  “岔劈”(两个人说的或做的不是同一事了)

  “点儿正”(“点儿”时运;“正”恰到好处)

  “可劲造”(可指干活出大力气蛮干一气,也指放开肚量没命地吃)

  “半拉嗑叽”(东西没制作完,也指意思表达得半明白半不明白)

  “急眼”(眼神急切不耐烦,引申为翻脸变态)

  “二椅子”(阴阳同体)

  “备不住”(有可能)

  “卖单”(无正事,闲看闲逛)

  “整个浪”(全部)

  “响噹噹”(形容响声,引申为名气大,或质量好)

  “活宝”(专指幽默滑稽擅于搞笑的人)

  “小性子”(爱耍小脾气)

  “小心眼”(心胸窄,也指心里的小打算)

  “三表新”(棉衣的罩面,衬里,棉花,全是新的)

  “舔腚”(污比溜须拍马巴结人)

  不清醒叫“迷糊”(头晕也称“迷糊”事情越想越糊涂也叫“迷糊”)

  事情紧急或态度凶狠叫“蝎虎”

  乱说话叫“胡咧咧”

  底气不足了叫“瘪茄子”

  把能吃的人叫“大犊子”

  到地里拾庄稼叫“捡地”

  捡地也叫“捡山”

  把斥责叫“哈呼”

  腿勤好动叫“鸡毛腚”

  刚会走的小孩叫“拨拉脚子”

  主动参与叫“上赶子”

  阻止参与叫“扯后腿”

  好显示污称“显大屁眼子”

  调解安慰矛盾双方叫“和事佬”

  厌恶的孩子叫“狗崽子”

  嘴馋的人叫“馋猫”

  态度摇摆不定叫“墙头草”

  心思多变捉摸不定是“耍心眼”

  诡计多端是“老狐狸”

  “那旮瘩”(那地方)

  “嘎辜”(吝啬)

  “玛沙”(用手抚平)

  “哈喇”(馊了)

  “臭靡子”(历史上来到东北的汉人贬称当地土著民族人)

  “扒瞎”(胡说)

  “抓瞎”(突然没办法)

  “大头”(引申为头大无脑,影射傻)

  “抓大头”(“大头”暗含傻。利用心眼少的人)

  “瞎咋呼”(故作惊人地胡乱说)

  “瞎炸呼”(没根据地咋唬恫吓)

  “属狗”(暗骂乱指责人的人)

  “打杠子”(原意指截路,引申为猛然插进来夺取利益)

  “打闷棍”(冷不防用棍子打,引申为暗地里坏人)

  “嚼舌头”(以“舌”借代说话,以“嚼”代说。背地传不该传的话)

  “纳鞋底”(“纳”,缝合。从前手工做鞋,多层布叠加的厚鞋底,需要锥子扎眼,针穿麻线,使之固定,结实)

  “造害”(遭踏破坏)

  “疙板”(手工做鞋底用的特制浆布板。将小布块用浆糊多层粘叠,凉干后硬而结实,做鞋底用)

  “招猫逗狗”(猫狗,这里借喻不正干或不正经的人。贬斥和不正当的人鬼混)

  “夹咕眼”(眼部形体语言,以夹眼动作暗示)

  “秋后蚂蚱”(偏正词组,动画式表述。秋后的蚂蚱旦夕,贬喻做的某件事魄力将尽,大势已去)

  “癞疥巴子”(癞蛤蟆的贬称)

  “老毛子”(明清以来东北边民对俄罗斯人的贬称。“老”寓意老气呆板;“毛”,表述多长发,多卷曲)

  “洋火”(点火用的磷头木杆火柴,前加限置词“洋”,标志系外国传入的)

  “洋锹”(外国传入的一种铁锹,锹面呈弧状,上沿窝卷,便于脚蹬,与中国传统平板铁锹不同)

  “洋叉”(外国传入的农具,铁制,细长齿,便于叉草及粪土,也可翻地)

  “洋镐”(外国传入的刨土石工具,两头长而尖,或一头尖一头扁)

  “洋油”(专指当初外国传入的煤油)

  “洋蜡”(当初外国传入的蜡烛)

  “洋钉子”(钉木头的铁钉,由外国输入)

     “捡洋烙”(捡拾外国侵略者逃跑后遗留的东西)

  “洋菇茑”(虽带洋字,但并无根据是外国传入,东北先人误以为是外国的,因而加个洋字。一年生草本,果实外罩薄衣,内果珠圆金黄,汁多清甜)

  “二齿子”(一种农具,有两个粗壮的尖齿,可刨较硬的板结土地)

  “柳罐斗子”(东北没有薄铁桶时,用柳条编成的从井里汲水的用具,古已有之,文物级别)

  “靰鞡”(满语词。用动物原皮制作的冬鞋,底钉铁掌,抗穿耐磨,里楦软草,保暖性极佳。东北男人越冬的上好足护品)

  “靰鞡草”(东北湿地野生的一种草,捶打后柔韧保暖,是靰鞡里代替棉袜子的护足佳品)

  “小叶樟”(东北荒原上漫生而茂密的草,畜力所需的营养丰富,因而成大路饲草首选)

  “酱引子”(用来制做酱类的由豆腐渣和麦麸子等发酵而成的菌团)

  “磨洋工”(近代新生词。“洋工”,给外国人干活;“磨”,特指糊弄)

  “扯丝瓜绺”(丝缕未断。喻比连接紧密,也指貌似远离,实则勾连密切)

  “耍驴”(“耍”,特指闹腾;“驴”为驴脾气)

  “羽着”(舒适的感觉)

  “显大头”(贬称显示)

  “淡泊啰索”(盐少滋味淡,引申为面子清冷)

  “犄角旮旯”(难以发现的小地方)

  “血乎淋拉”(血肉模糊)

  “屈屈眼儿”(眼睁成一条缝)

  “瘪瘪嘴”(嘴成后陷状)

  “拐弯磨角”(说话或办事绕圈子)

  “一路货色”(偏正词组,一样的东西,贬喻气味相投)

  “干瞪眼”(以眼部动作表述只能看着却没办法)

  “眼力见”(形容能看出窍门,也表示眼里能看到该干的活计)

  “硌痒”(反感)

  “晤良”(心灵手巧)

  “死目瞪眼”(瞪大眼睛又无灵气,形容神色呆板傻愣)

  “躲背点儿”(躲开,引申为早做防犯)

  “尿靡”(以污物喻人。污比性格或能力极弱,如尿液)

  “穷肚子”(“肚”发“堵”音,指胃。胃里没食,借代贫穷,引申指再也没有话说了)

  “号丧”(贬指哭丧。常形容令人厌烦的哭闹)

  “挨日子”(境况窘迫过一天算一天)

  “磕碜”(不好看,或形容丢人)

  哈啦子”(流出的口水);

  “薩其玛”(满族的一种糕点)

  “埋汰”(脏)

  “嘚瑟”(贬述张扬显示)

  “咋呼”(说话大惊小怪)

  “老母老”(老而又老的母亲,借指祖先)

  “跑惯子”(贬称爱到处窜的人)

  “包打听”(四处收集消息)

  “忽喽巴子”(突然)

  “冷不丁”(突然)

  “抽冷子”(突然)

  “摸瞎乎”(在黑暗中活动)

  “愣头青”(未成熟的瓜果或冒失的人)

  “跟脚子”(老跟着大人的小孩)

  “跟腚虫”(爱跟着别人行动的人,也作“跟屁虫”)

  “地赖子”(地方上胡搅蛮缠的人)

  “歪歪”(老和别人顶牛)

  “格路”(和别人不一样)

  “酸讥”(语气表情不满,带刺激性)

  “瞎白活”(胡说)

  “瞎掰”(胡乱分析)

  “胡诌”(瞎说)

  “甩剂子”(正在干的事情突然耍脾气不干了,“剂子”泛指活计)

  “蹽蹶子”(原指马腾蹄后蹬,引申为大发脾气)

  “拔犟眼子”(爱争执,顽固不服气)

  “撂炮”(吹牛或撒谎)

  “炮手”(引申为敢说话,或说话不顾及面子,或什么话都敢说)

  “放空炮”(作过的承诺不兑现)

  “撂挑子”(放下肩上的担子。耍脾气丢开活计)

  “没戏了”(无后续或没能耐了)

  “撂稍撸”(做事图快潦草敷衍)

  “野蹄子”(贬义借代四处乱跑)

  “野肠子”(“肠子”代指心理,贬喻对外界事物兴趣高)

  “野杂种”(漫骂非亲生或圈外人)

  “小脸子”(遇事好冷脸厌恶)

  “没履会儿”(没留心。也作“没理会儿”)

  “捎一眼”(即扫一眼,没往心上去)

  “掰扯”(条分缕析地说)

  “闹计讥”(闹别扭)

  “闹饥荒”(即闹粮荒民不聊生)

  “疙疙瘩瘩”(很多小过节)

  “扫帚星”(慧星。民间认为出现慧星预示灾难,恶意引申为言语行动会给人带来或已带来不幸的人)

  “草包”(引申为性格能力很差,如一包草)

  “熊了巴叽”(“熊”,东北俗语中变名词为形容词,贬义,意为软弱无能;“巴叽”为后词缀,无实在意义,起加重语气作用。全词系软弱无能的样子)

  “直肠子”(率直爽快的心胸)

  “二乎赖子”(“二”东北俗语为有点儿傻;“乎”为中词缀,无实在意义;“赖”,差次。全词为半会半不会,半明白半不明白)

  “鬼剃头”(头发突然脱落,露出一块白皮,民间有人认为是鬼在作怪)

  “跳大神”(过去民间一种请神灵大仙治病的仪式,以邪制邪。驱邪者

  俗称“跳大神的”他口念咒语请大仙附其体——他的大仙是为他服务的,附其身的大仙通过跳大神的人来协调贿赂昧惑作怪病人的邪祟,达到治病的目的)

  “抓灶子”(也叫“送灶子”。民间传统驱鬼仪式,驱鬼的先生用咒语将作祟的邪物圈入纸袋里,袋里燃香,扎紧袋口。先生用语言与祟物对话,晓以利害,许以愿心,送其离开)

  “弯弯心眼子”(心眼里拐弯多。即鬼心眼儿坏心眼)

  “红眼病”(借喻好眼馋,引申为嫉妒)

  “红了眼”(借喻眼馋得迫不及待。或形容发怒了)

  “急三火四”(因太急而身心不稳定)

  “抓耳挠腮”(夸张极急而抓弄头面)

  “疯狗”(引申辱骂乱发脾气的人)

  “乌鸦嘴”(民间认为乌鸦是不吉利的鸟。喻比常说晦气话的人)

  “火冒三丈”(夸张突然暴怒如火焰冲天状)

  “坏犊子”(“犊子”为牲畜的崽”蔑称使坏的小人)

  “扯犊子”(“犊子”在东北话里常为

  “东西”的代名词;“扯”借代乱说。全句为胡说乱侃那些不是东西的东西)

  “咋巴滋味”(“咋巴”像声词,嘴里发出的声音。嘴里咋巴滋味引申为心里捉摸意思)

  “烫手”(烫而没法拿,喻比事情非常棘手)

  “隔墙有耳”(不要以为有墙挡着别人看不到,也可能那边有人听,寓言式表述要谨慎小心)

  “烂手抓子”(诅咒拿去或损坏东西的人,或起誓自己不为)

  “烂蹄甲子”(“蹄”贬代脚,骂踩坏东西的人烂脚)

  “烂眼边子”(眼病,引申喻骂偷窥)

  “人模狗样”(偏正并列词组。但用起来变成主谓句,即人的形象变成了狗的模样。使用起来是辱骂对方本来像条狗,却装成人的模样)

  “吹鼓手”(民俗称吹奏及敲击乐器的人,贬称帮别人宣传造势的人)

  “小脚老太太”(封建妇女裹足尖脚。喻比动作或进度缓慢)

  “无头苍蝇”(类比做事没主见或一群人没个领头的)

  “热肠子”(借代关心帮助别人情真意切)

  “狼心狗肺”(喻骂没良心如狼似狗)

  “狗气”(辱比吝啬小气)

  “猴气”(喻比爱说爱笑爱小恶作剧)

  “三毛野兽”(借比行为不检点。“毛”为禽类。行为不检点如禽兽)

  “跑腿子”(单身汉。因没托累便于远行近走而名之)

  “胡子”(引申为草莽盗贼)

  “石头遛”(喻比不发暄的死面饼子像石头,在铁锅边沿贴饼子叫遛锅贴)

  “小鳖遛河沿”(动画式比喻面疙瘩汤)

  “冷饭”(剩饭)

  “药罐子”(引申为常吃药的病人)

  “老抱子”(孵蛋的母鸡)

  “吃嚼咕”(吃酒席的别称)

  “赶礼”(“赶”即奔赴,以动作表诚意;“礼”为礼仪,婚丧生日寿辰。)

  “反群”(辽宁俗语。禽类发情。发情的个体在群里不安宁,逞造反表现,是谓“反群”)

  “扎群”(辽宁话,禽类交配。“扎”指雄性动作,踏上或踩上;“群”为反群,即发情)

  “死格零丁”(贬称神态呆板。“死格”为死板定格;“零丁”表孤僻单一。引申为不和群)

  “吊脸子”(“吊”表动作,拉下的意思。拉下冷脸给人看)

  “吃了枪药”(态度粗暴如火药炸燃)

  “炮筒子”(说话不加思索或戗人)

  “打哈哈”(不认真态或爱说笑状)

  “连篇嘴”(说起来没完)

  “拉洋篇”(像拉洋篇艺人的解说,说个不停,引申为说得多而不着边际)

  “臊泡懒子”(污比说荤话或淫荡)

  “豆腐渣”(做豆腐剩的残渣,引申为把事情办糟了)

  “狗皮膏药”(狗皮膏药粘得紧,引申贬喻为粘乎人无休止)

  “瞎咧咧”(胡说乱道)

  “不煞草”(眼睛看不到草丛深处。喻比看事做事流于表面)

  “苦瓜蛋子”(未熟的香瓜,引申为受苦的孩子)

  “泥溜狗子”(泥鳅鱼。“泥溜”在泥里蠕动;“狗子”像狗一样好动。)

  “香饽饽”(香饽饽好吃而饱腹,引申为受宠爱)

  “傻狍子”(喻比傻气人。狍子遇人停足观察,有人以为临危不逃因其傻)

  “拘魂码”(迷信人为找回魂魄把咒语写在一方黄纸上)

  “事后把式”(事过境迁来了能耐)

  “铁公鸡”(夸张为极端吝啬)

  “要饭的家把什”(多借喻看不顺眼的乐器及玩物)

  “车轱辘话”(像车轮周而复始地转,讽刺反复表述同样的意思)

  “不是个好干粮”(讽刺对方不好。干粮系饼子馒头类)

  “炸锅了”(夸张反对的声势突发)

  “炸庙了”(同上)

  “报庙”(封建社会到庙上烧香焚纸报告婴儿新生或某人故去)

  “送盘缠”(“盘缠”,指出门远行的钱物。送盘缠,指埋葬死人前的送行仪式,烧香焚纸,纸车马牛,纸童男童女,到阴间用度,还要宣读假冒的当地政府发放的通行证字句)

  “贼眉鼠眼”(丑化面相表情,引申斥骂不怀好意如贼如鼠)

  “坐月子”(孕妇产后恢复身体,传统为一个月)

  “二皮脸”(讽刺脸皮厚,凡事不在乎脸面;也用于小孩子淘气)

  “死心眼儿”(挖苦头脑不灵活)

  “磨道里的驴”(漫画式表述因循守旧走老路。也用来讽刺心眼死板)

  “狗腚”(引申借代人脸。咒骂语)

  “溜须拍马”(恶喻阿谀奉承)

  “臭狗屎”(引申借喻狗屎辱骂人)

  “卖乖”(在别人面前耍小聪明讨好)

  “夜猫子”(比喻能熬夜的人)

  “支腚棍子”(辱骂为别人出主意令人厌恶的人)

  “金不换”(一种优质墨块,引申借喻珍爱的东西)

  “溜肠子水”(揶揄稀饭中米太少)

  “节骨眼”(关键时刻)

  “蛤蟆眼”(嘲笑眼睛小而突起)

  “风流眼”(见风流泪的眼,也指用眼神挑逗人)

  “话篓子”(讽喻总爱多说话的人)

  “抬轿子”(贬斥维护帮助别人或为别人出力干事)

  “打掌子”(“掌子”,粘贴在鞋底的加垫。临时帮忙干活)

  “淘腾”(“淘”,以水沥滤选择;“腾”为词缀,无实际意义。全词为想方设法寻找)

  “当耳旁风”(含蓄式表述。话从耳边掠过,喻比不重视对方的话)

  “枕边风”(含蓄式。夫妻间说不让别人知道的话。常用来表示为别人或别事说好话或坏话)

  “麻爪了”(手指麻木不能抓握,类比遇事急得没办法)

  “掰不开镊子”(镊子掰不开就夹不了东西,类比遇事头脑不清不知所措)

  “磨盘腚”(夸张臀部大而沉重,也喻指坐下不爱动)

  “小道消息”(非正当途径来的信息)

  “蹚浑水”(浑水不清澈,比喻跟人去干不该干的事)

  “端架子”(摆出高人一等的神气)

  “抓乎人”(耍心眼圈弄人为自己出力)

  “认贼作父”(跟坏人关系铁)

  “蚂蚁搬家”(寓言式喻比坚持不懈,像蚂蚁叼东西积少成多)

  “拉巴渣”(最后出生或最小的)

  “扎嘴葫芦”(像葫芦似的封嘴,喻指不爱说话或表达不出来)

  “对撇子”(两人两手对握,意喻合得来)

  “小肚鸡肠”(肚子小,鸡肠子很细,喻比心胸狭窄)

  “狗屌一个”(污语辱骂人)

  “花花肠子”(肚子里开了许多花,童话式表述鬼心眼多。“花花”,贬义,表示多而诈)

  “二杆子”(“二”,东北俗语另义为傻;“杆子”,木杆。形容呆如木头,能力不足)

  “娘娘腔”(嘲讽说话逞女人音调)

  “荒撂”(“荒”谐音谎,“撂”,撂话,即扔出说去。说没影话)

  “乱戗汤”(胡乱地往锅里加佐料,类比众人乱出主意,与事无补)

  “留后手”(另有办法或东西不肯拿出来)

  “扒豁子”(扒缺口,影射挑拨关系)

  “加楔子”(不按顺序,中间插入)

  “打马虎眼”(趁别人不注意蒙混)

  “劲儿劲儿地”(叠词,强调特别别扭不和)

  “狗拿耗子”(歇后多管闲事)

  “火烧屁股”(状比事情紧急)

  “吹灯拔蜡”(灯灭了,蜡拿走了。事情彻地黄了)

  “吃屎的货”(蔑称抢不上前挣不得利的人“货”,贬喻人)

  “抽疯”(引申为处事待人忽冷忽热)

  “大野驴”(引申为爱耍脾气的成年人)

  “小野驴”(引申为爱闹脾气的小孩)

  “老箱底”(引申为过去的陈货、藏品)

  “老猪腰子”(引申为主意很正的人“老”表深沉固执)

  “招风耳”(讥笑耳朵大)

  “萝卜干子耳朵”(揶揄借喻耳朵小而薄)

  “牌玩儿”(比喻只能作摆设不成用的东西或人。“玩”,把玩)

  “趴窝”(母鸡卧孵小鸡,引申为呆在家里)

  “面瓜脑袋”(横宽的大脑袋,引申为头脑不聪明)

  “木头疙瘩”(引申为头脑不聪明,如木瘤)

  “大傻瓜”(骂人傻,像大笨瓜)

  “老末”(最后)

  “棒槌”(专门敲打物体外表的木棒。引申为外行)

  “棒棰”(做名词为木棒,作动词为用棒子打。东北方言引申为人参)

  “宝贝疙瘩”(非常心爱的)

  “心里疙瘩”(沉在心底解不开的痛心事)

  “鸡叨米”(喻比点头频率很快像鸡吃米)

  “蒸流水”(引申为米汤里米粒太少或喻比感情淡薄)

  “棉裤腰嘴”(棉裤腰厚而笨,夸张喻比口拙嘴笨)

  “大饼子脸”(揶揄脸大而平。过去铁锅边贴饼子,宽而橢圆)

  “鞋拔子脸”(嘲比上宽下窄的脸,像鞋拔子)

  “猪腰子脸”(嘲比上下宽中间窄的脸,像猪肾形状)

  “狗卵子”(公狗睾丸。引申骂对方连狗都不如,只是狗睾丸)

  “砍大荒”(农耕用语,砍地里的大草)

  “吹牛”(说牛一样的大话。“吹”意为说大话;“牛”意为大)

  “半槽子”(槽子不满,用以形容人,喻比心眼不足)

  “白眼狼”(得了好处不感恩,像狼一样无情无义)

  “霜打的茄子”(霜打后的茄子稀汤巴软,喻比没精神头了)

  “鳖犊子”(骂人是鳖的崽子)

  “王八犊子”(骂人是王八子孙)

  “龟孙子”(骂人是乌龟的子孙)

  “狗东西”(骂人是狗,不是人,只是个东西)

  “马尿汤”(贬喻酒,用于辱骂)

  “狗鼻子”(引申贬喻嗅觉很灵)

  “兔子胆”(喻比像兔子一样胆小)

  “虎头”(引申为傻气而莽撞)

  “虎头虎脑”(夸小男孩形象饱满可爱)

  “裤筒里的跳蚤”(裤筒里的跳蚤两下窜,贬比像跳蚤一样两下讨便宜)

  “窜裤筒格子”(含蓄表述。跳蚤在两个裤筒里来回,隐嘲两面传话)

  “小地豆子”(蔑喻人矮小如土豆)

  “小豆包”(引申贬喻矮小,贬义)

  “把焗子”(把两块木头连接在一起的铁件)

  “毛愣”(刚起床未清醒的举动,引申举止言谈生硬突然)

  “抽冷子”(突然)

  “忽碌巴子”(突然。“忽碌”状动态;“巴子”词后缀)

  “愣头青”(未成熟的瓜果或毛毛愣愣的人)

  “雀目眼”(像鸟类的眼睛晚上不中用,也指视力不济,还用以嘲弄视力不敏锐)

  “老板子”(俗称驾御畜类工具的人)

  “野蹄子”(贬代好在外面乱跑的人)

  “线板子”(缝补用品。传统家用缠线小木板)

  “鞋楦子”(传统撑些工具)

  “扒网子”(长杆宽头的捞鱼网具)

  “碎嘴子”(无关紧要地唠叨不止)

  “犟眼子”(固执己见强词夺理)

  “炮筒子”(说话不加思考不留情面)

  “睁眼瞎”(贬嘲不识字,或骂别人弄坏了东西)

  “烀猪头”(引申贬嘲睡大觉)

  “利索”(穿着或环境整洁讲究)

  “快当”(办事勤快应允迅捷)

  “磨蹭”(干事慢或故意慢来)

  “蔫巴”(性格柔缓寡言少语)

  “难缠”(事或人难对付)

  “花架子”(引申为无实效而张扬的作为)

  “闹景儿”(故作姿态或故意弄事)

  “滚刀肉”(切不烂的肉,比喻人死皮赖脸)

  “烧包”(钱包发热了。夸张有钱了忍不住显示)

  “力巴头”(只会出蛮力的人。引申为外行)

  “野狍子”(引申为爱在外面乱跑,像狍子)

  “小葛子”(东北俗语,玉米小碴子)

  “打货草”(割牲口吃的畜草,常用大钐刀,故称打,即抡)

  “倒套子”(采伐用语。把山林里的木材运出来)

  “小怀抱”(以动代名,借称婴幼儿)

  “炕头汉子”(形容没魄力,畏惧和外界打交道的人)

  “丧门星”(借代带来麻烦的人)

  “败家子”(损害家里利益财物的人)

  “故懂心”(心眼多不外露)

  “驴马蛋子”(借骂人如驴马粪球)

  “大叫驴”(借骂爱高声说话的人)

  “二五眼”(形容人品或能力有点儿差)

  “卤生”(技术不精)

  “白帽子”(“白”空白。借指某一方面技能全无)

  “连篇嘴”(说话接连不断的人)

  “撂炮”(说大话谎话)

  “瞎话连篇”(“连篇”表示篇幅很多,谎话连续不断)

  “撅嘴庞腮”(实描生气状态)

  “晌午歪”(正午日影歪斜了,过了正午)

  “扬话声”(故意不经意地放出话来,以俟反馈)

  “听话音儿”(即听话外音,品味话外意味)

  “吊秧子”(母狗发情聚群。又称“狗吊秧子”)

  “叫羔子”(猫发情叫春)

  “人五人六”(五六,指五成六成,不足十成。贬指装腔作势,显得成色十足 )

  “吆七喝八”(七、八,形容很多;吆、喝,暗喻指挥教训。贬称自以为是不自量力)

  作者简介

作者刘悦春老师

  黑龙江虎林市乡土作者。发表过小说、童话、诗歌、散文、文艺论文、格律诗、歌词。诗歌获过全国民间文艺“颐和园杯”一等奖,相声和歌词获过黑龙江文联赛事创作二等奖。短篇小说获牡丹江文学创作二等奖。

国际绿色品牌联盟
Avatar photo

作者 绿色华夏网

  “绿色华夏网”是以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文明进程为导向,以传播国内外绿色经济,绿色环保,绿色能源,绿色旅游,绿色文化,绿色健康,绿色发展领域最新动态信息为己任的综合门户网站。为了绿色华夏网更好的发展壮大,欢迎各界有缘人士,友情参与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