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结婚是家事也是国事,既关系个人生活、家庭幸福,也与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息息相关。如何为年轻人创造更好的婚育条件,让他们“能恋”“想婚”“敢婚”,理应引起重视。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曾代表人们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然而,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里,这种传统的婚姻观正面临挑战。近日发布的《20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683.5万对,比上年下降10.6%,依法办理离婚手续287.9万对,比上年增长1.4%。
结婚率下降、离婚率上升,这样的数据也符合我们的切身感受。近年来,“年轻人不愿结婚”的话题不时引发热议。社交媒体上,“结婚有啥好处?”“单着不好吗?为何要去尝爱情的苦?”“不劝人结婚生小孩,是现代人的修养之一”,类似这样的言论屡见不鲜。我们不禁要问,这届年轻人为啥不愿结婚了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个体层面来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年轻人更加注重个人价值和权利平等,婚姻不再是一些人人生中的“必选项”。特别是在工作压力大、就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不少人害怕“婚后复贫”“失去自由”,单身或不婚的状态反而能更好地“搞钱”“拼事业”。当然,也有人是基于“宁缺毋滥”的择偶观,因对伴侣的期待过于理想化而错过婚恋时机。
社会层面来看,婚恋成本是绕不开的话题。有网友吐槽,“爷爷娶奶奶只用了‘半斗米’,爸爸娶妈妈只用了‘半头猪’,我结婚却要用掉爸妈的‘半条命’。”彩礼、房子、车子、婚宴……林林总总加起来,少则花费数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这让很多年轻人心生畏惧。一旦结婚成家,柴米油盐等日常琐事、养儿育儿等生活重担,也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结婚是为了幸福,离婚同样也是。过去,“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婚者被视为异类;现在,年轻人更加追求婚姻质量,晚婚、离婚、同居等现象越来越常见,这其实是一种进步,体现出现代社会的开放、包容、多元。但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结婚是家事也是国事,既关系个人生活、家庭幸福,也与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息息相关。如何为年轻人创造更好的婚育条件,让他们“能恋”“想婚”“敢婚”,理应引起重视。
近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包括整治天价彩礼,降低住房、生育、养育、教育等成本,提高婚假、产假天数,保障“非婚生子”权益等,都在积极为年轻人的结婚、生育创造有利条件。
接下来,还应继续给予更多支持与指导,正视年轻人的情感需求,为他们遇见“对”的人创造更好的条件与氛围,让“想恋”的“能恋”。同时,还要在教育、就业、住房等方面加大投入,缓解全社会的婚育焦虑,让“想结”的“敢结”、“想生”的“敢生”。
此外,在完善政策的同时,社会各方还应不遗余力倡导新时期婚育文化,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你有你的铜枝铁干,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婚姻里不只有爱情与快乐,更有付出与责任。若只耽于对霸道总裁、白富美的幻想中,又怎能有信心筑牢婚姻的基石?要知道,即使找到灵魂伴侣,也不意味着从此永远幸福,美满婚姻终究需要两个人来共同经营、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