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半受访青年认为 只有吃到本土美食旅行才有了灵魂

  中秋国庆小长假,迎来游客出行高峰。如今,美食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们的出游攻略中,美食总占有一席之地。许多人跨越南北,只为了寻一道他乡的家常小菜,一些地方甚至因为美食“出圈”。这个中秋国庆小长假,你有没有为了美食而奔赴一座城?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3名受访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6.1%的受访青年在出游过程中热衷打卡当地特色美食。年轻人出游如何寻美食?美食博主的推荐和分享、美食点评网站是主要渠道。过半受访青年认为,只有吃到本土美食旅行才有了灵魂。

  “每到一处游玩儿都少不了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吃不到就觉着少了点什么”

  “今年中秋国庆小长假出游需求太旺盛了,票十分难抢。我和老公一块儿抢的,最后成功买到了往返的动车票,激动!”90后张淼然告诉记者,这个十一小长假,他们一家四口安排了一趟广州和周边的5日行,中秋节当天就出发。“我每到一处游玩儿都少不了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吃不到就觉着少了点儿什么。”

  96.1%的受访青年表示,出游过程中热衷于打卡当地特色美食。其中,46.1%的受访青年非常喜欢,会将其作为必打卡内容,50.0%的受访青年会去尝试,“是旅程中比较重要一项”。

  广东江门的00后甄小铉介绍,每次和同学出去玩儿,大家都会认真讨论哪一家餐馆更正宗、更好吃。“我常参考大众点评和小红书上大家的评价,看看力推的是怎么好、‘踩雷’的是怎么差。如果不止一名网友提到了一家餐馆同样的问题,而且是我比较在意的,大概率我就不会去了。而且我也会问问去玩过的朋友同学有没有推荐。”因为相信口碑效应,每打卡一处餐馆,他也会去一些平台发表自己的点评和感受,供别人参考。

  22岁的四川姑娘乔伊寻觅美食也喜欢参考点评网站。不过,相比文字评价,她更看重去过的人上传的真实的食物图片。她觉得,口味是非常主观、个性化的事,不是专业做美食测评的,往往难以客观地形容出一道菜品的味道。但是透过图片,却能更加直观地看出一道菜品的烹饪方式、卖相,让她“想去吃或不想去吃”。

  “现在出门旅游,我很少再像以前那样随便走进一家餐馆就点餐了。一个是不想‘踩雷’,毕竟现在各种相关评价的获得也更加方便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感觉现在单看店铺的门面,已经很难去判断吃一餐的花销。尤其是旅程中,不提前搜一搜,心里都不踏实。”

  不过乔伊发现,有很多小馆子看着不起眼,可是味道很地道,甚至是“一绝”,但是点评软件上往往没有它们的身影。“小馆子没有时间和经费去拓宽和打理网络渠道,靠的还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日积月累。所以作为美食爱好者,还是要有尝试的勇气。”

  大家是如何寻找旅程中的美食的?数据显示,社交媒体上美食博主的推荐和分享(59.6%)成为年轻人最主要的攻略依据,其次是美食点评网站上评价(52.9%),相关社群/论坛中,美食爱好者间交流分享(50.1%),其他方式还有:地图软件搜索附近餐厅或美食推荐(45.2%),朋友家人的推荐(35.6%),美食相关书籍杂志(29.8%),线下随机探索和尝试(16.7%)。

  过半受访青年认为,只有吃到本土美食旅行才有了灵魂

  “每到一处,我都一定要吃到当地的某家店的某样食物,吃不到我就觉得白去了。出门游玩再有美食加持,总能让我感慨‘人间值得’,很多烦恼都能抛之脑后。”美食在甄小铉的出行攻略中总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具体细致到每一顿吃什么。为了吃好,甄小铉会提前查好想去的餐厅的营业时间、人流高峰时段等,功课做得十分详细。“比如有的店铺下午四五点就打烊,我就会提前规划好游玩行程和时间,赶在打烊前去。”

  河北的周家存今年刚刚退休。这个十一假期,儿子安排一家人去云南游玩,其中就特别安排了品尝当地的菌火锅、过桥米线等特色食物。他回忆,以前人们外出旅行的目的性很强,“玩儿就是玩儿,觉得出来不是为了吃。不管是时间上还是经费上,都要以游览为先,饮食往往是被忽略的一面,对付对付就行,吃得慢了还觉得浪费时间,更不舍得在吃上过多花费。”

  他感觉,现在的年轻人出行越来越注重体验感了。“在他们眼里,外出旅行下馆子细品美食不再是一件奢侈浪费的事儿,而是提升旅程幸福感的事儿。就拿这次出门来说,我还跟儿子吐槽,觉得非得找某一家馆子吃饭太‘死心眼’,结果遭到了强烈反对。他说旅行中的‘吃’比平时还要重要,不只果腹,还能通过食物体验当地人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让一趟旅程的收获更加多维和深刻。”

  张淼然认为,首先得吃得好,才会玩儿得好。这趟广州五日游,她就是依据美食铺子的位置去规划的旅游路线。“出去玩儿挺消耗体力的,美食不仅补充体力,更是一种精神食粮。吃完美食心情愉快,游玩兴致更是‘噌噌噌’地涨,城市好感度都能大大提升。”

  美食俘获了年轻人的胃,也能留住他们的心。很多人会因美食而对一座城流连忘返,念念不忘。美食在年轻人的出游过程中到底有多重要?

  调查显示,56.9%的受访青年表示美食是其做出游攻略时的重要参考项,54.8%的受访青年表示美食能大大提高游玩热情,50.2%的受访青年表示,只有吃到本土美食旅行才有了灵魂,39.8%的受访青年会为了美食调整行程路线。另有20.9%的受访青年表示,美食时旅程的附加项,有能加分没有也无妨。

  理性对待点评,不要被“困”在里面

  乔伊感到,现在很多旅游景区附近的馆子其实不好吃,但是深谙网络出圈的套路,包装成了网红餐厅,专门“坑”外地游客。“本是期待值拉满,高高兴兴去探店,结果大失所望,实在影响游玩体验。”她说,这个国庆假期出游,为了能吃上地道美食,她在各个平台收藏了不下二十个帖子,“我特别珍惜本地人的留言和建议,很真实,看到会先收藏码住。”

  “我们之前去山东玩,看到有网友力推一家餐馆,兴致冲冲去了,结果实在不好吃,回来我就给对方留言,对方也很委屈和纳闷,因为她自己觉得真的非常好吃。”张淼然说。

  一家美食公号的主理人李女士目前是四家知名企业的美食顾问,她表示,如今一些平台网红文化泛滥,被推荐的未必名副其实。对于外出游玩很多人都会去一些社交和点评软件中为美食找参考,她提醒大家理性对待,不要被“困”在里面。“除了刻意为之的名不副实的问题,人们推荐一家餐馆,通常都是从个人角度出发提及感到好的一面或几面,同时又容易忽视做得还不够好的地方,很容易不够客观全面。”

  李女士分享了自己在翻看点评或帖子时的一套筛选法则,“我会重点参考有观点态度、逻辑完整的评语,不怎么看硬夸、硬批评的,做一个‘理中客’。”她介绍,通过评语遇到和自己美食见解相同的人,有时还会主动关注对方,常去看看对方的打卡和评语,“关注一些和自己偏好相似的爱美食的人,久而久之能形成一个对自己而言靠谱的美食‘圈’。”,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00后占25.7%,95后占28.1%,90后占26.4%,85后占18.9%。其中,家乡在东北地区的占7.2%,华东地区的占26.5%,华北地区的占21.0%,华中地区的占16.0%,华南地区的占18.5%,西南地区的占8.5%,西北地区的占2.4%。

  (丁香雪钰对此文亦有贡献,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乔伊为化名)

国际绿色品牌联盟
Avatar photo

作者 绿色华夏网

  “绿色华夏网”是以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文明进程为导向,以传播国内外绿色经济,绿色环保,绿色能源,绿色旅游,绿色文化,绿色健康,绿色发展领域最新动态信息为己任的综合门户网站。为了绿色华夏网更好的发展壮大,欢迎各界有缘人士,友情参与共同发展。